“公司发的电脑可真慢!”如果你身处当代职场,可能时常会听见“社畜”们抱怨办公设备机型老、速度慢。
IT设备租赁行业起步早,至今已发展了20余年,但它始终保持着低于其它行业的曝光频率,就连业内人士都吐槽行业“冷门”。
这和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大有关系。在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租赁”就意味二手、质量不稳定、需要多次维修,仿佛“不差钱”的公司是不会租电脑的。
“小熊U租的设备大部分是新机,货源主要来自厂商供货,”小熊U租创始人、CEO胡祚雄告诉「创业最前线」,“另外我们平台和联想、惠普这些厂商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在采购新机、回收二手机方面都有优势。”这也意味着,IT租赁业务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属于“重资产重运营”的生意。
众所周知,任何生意的本质都是解决需求,而IT设备租赁最关键是解决了企业之难。
除了能帮企业节省前期大量现金流支出外,还能提高IT资产管理的灵活性,团队人员变动也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不会囤积资产。而后期的设备管理以及更新维护,也由租赁服务商负责——IT设备租赁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轻资产管理的必然趋势之一。
另一种以租代买的模式也颇受欢迎。闲鱼上一位租赁商向「创业最前线」透露,每台电脑都有买断价,普通办公本基本在2000-3000元,“公司可以从租期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抵扣最后的买断费用。租期越长,最后买断的价格越低。”这种操作方式类似于分期付款,最终使用者可以获得电脑的处置权,而不用将设备返还给租赁商。
孙维河给「创业最前线」算了一笔帐,一般新机打开包装系统正常运行后,电脑的价值就损失了30%,这属于“拆箱折旧”。而在使用一年后,电脑“残值”基本就剩下5成左右。
租赁价格也是根据二手设备的折旧速度而定。“租期第一年我会向企业收取设备价值的60%,这样基本能保持收支平衡。”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收取30%,“三年下来我会收取设备采购成本1.2倍的费用,来支付人工和运营成本。”孙维河还透露道,在收回电脑后,设备的残值还会剩余30%。
不过随着IT设备成本普降,设备租赁商们的成本也转移到其它环节。在孙维河看来,平台还需要负担人员成本和推广费用,压力并不小。“过去一台电脑卖5000元,人工工资只有2000元,而现在正好倒过来——电脑价格降低了,人员成本却越来越高。”
“各环节单独看可能利润不高,但是经过产业链各版块的协同后,整体来看利润还不错,这也是小熊U租能够持续盈利的原因。”胡祚雄补充道,目前小熊U租是市面上唯一打通“租赁+回收+技术服务+SaaS系统”全产业链闭环的企业。
“客户的核心诉求就是轻资产,而客户的运营轻了,设备租赁方就必须要重资产重运营,这也正是这个行业的价值所在。”胡祚雄说。
在孙维河看来,这个行业的资金压力确实太重了——租赁商需要先付钱拿到设备才能进行租赁,要想维持生意运转就要一直垫钱,垫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达到平衡。
胡祚雄透露道,早年间,行业里发生过不少企业“跑路”的骗局。现如今,小熊U租会调取企业法人的征信记录,并利用风控模型进行核验,避免再次“用钱买教训”。
事实上,虽然中国IT设备租赁市场规模在逐年增长,但市场渗透率仍远低于西方国家。
曾有分析指出,过去30年,中国商用市场与欧美市场的差距有8-10年。预计到2027年,中国PC租赁业务渗透率能增长至35.2%,美国目前渗透率是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