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越在被一遍遍郑重其事地强调,却越成为了某种焦虑与负担。想读又没时间,刚翻开又沉不下心……
或许,在Xmind的「读书脑袋灵感的回收计划」里,试试一种随时随地也随心自在的阅读。
这一次在首届合肥城市夏日书会的Xmind互动快闪上,我们选择用9本精选好书,在Xmind思维导图上放飞每一分秒迸发的读书灵感。
在每一条思维脉络的牵引下,即使在书会人声鼎沸的场景下,每一位观众都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自己的这段专注的阅读时光中。
在《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中,作者通过一个虚构案例来反映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等核心价值冲突,写出14份判定有罪或无罪的陈词。
有罪还是无罪,不同价值观之间又是如何在这份属于自己独立立场的思维导图上碰撞缠绕?
王家卫最爱的阿根廷著名后现代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拉美文学作品《红唇》,在回收每一份读书脑袋灵感的思维画布上,同样也激发着每一位读者的表达与创造。
在Xmind的网格结构上,每一颗读书脑袋都可以将书中出现的各类词句,二次创作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拼贴三行诗。
这些词句来自书中的书信、日记和剪报……也来自警局档案、家庭相簿、塔罗占卜。
阅读《脸庞,锋芒:与25位先锋女性对谈》时,我们用4个Xmind自由主题鼓励每一位被动的读者和作者一样成为对这些先锋女性的“提问者”,去提出自己思考的4个问题。
阅读《从数学到哲学》后,ta从感官知觉延伸出个人能力、记忆和经验的形成过程。
阅读《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和《琐言赘语》后,ta们不约而同地,将整书的主要内容总结到思维导图上。
有两两好友在展墙前互猜哪份才是对方写的诗,也有父母和儿女一起讨论自己更喜欢哪份灵感笔记……
读书不怕晚,每一份读书脑袋的灵感在Xmind思维导图的万千分支和节点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盛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