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本市持续推进绿色建造技术落地,不断改善城市宜居环境。今年,国家电网客服中心、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佟楼保租房等绿色建筑项目将落地建成,促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来听记者肖荻的报道:
在东丽区的国家电网客服中心二期工程现场,两栋6层的办公和保障楼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与传统的玻璃外墙不同,这两栋楼的每层窗户下方都嵌入了一块光伏薄膜,实现绿色发电和建筑本身的一体成型。工程师闫哲介绍说:
【录音:传统的光伏系统它是单独支在建筑物的外部,我们把光伏发电薄膜集成在幕墙玻璃的内部,最大化地应用了光伏发电的能力,二期工程的光伏的功率能达到0.4兆瓦,年度的发电量能超过50万度。】
国网客服中心北方园区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3.64万平方米,考虑到日后的实际耗能需求,项目设计采用了绿色复合型能源网运行调控平台,力争打造“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二期建设管理部副主任赵坤鹏说:
【录音:我们在建筑物有冷热交换的地方增加了防水透气膜,空气质量有新风系统,自带热回收(功能)。还设置直流空调,直流照明和直流插座,一些电脑就可以直接来应用,减少了交流和直流系统电流的来回变化,减少了锂电中间的损耗。】
在天津中新生态城信息园的南侧,一座占地6200平方米的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年内具备交付条件。据了解,这一工程采用了新风回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地源热泵系统等多种低碳技术,成为北方地区少数建筑规模达到2万平米的超低能耗建筑。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技术总监郑立红介绍说:
【录音:我们采用的叫地源热泵,它是从地下去取热,传统的这种供热来说,大概的成本25块钱一平米,我只需要6块钱一平米。我们在屋面上就装了太阳能,还可以夜间去储电,白天来放电,通过一套能源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来实现。经济性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本市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截至目前累计开工相关民用建筑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米。天津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规划设计认证的城市更新类绿色生态城区。今年,天津将研究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更多绿色民用建筑项目落地。市住建委节能和绿色发展处副处长云立祥说:
【录音:2025年我们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学区改造等工作,因地制宜同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像)市环湖医院原址改扩建工程、天津佟楼tod保租房项目等一批典型钢结构建筑项目建设。发挥市住建委智慧住建平台作用,以信息化智能化方式实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公建能耗应用的数据共享和数实融合,推动本市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