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锂电独苗没了

  新闻资讯     |      2025-04-08 15:48

  在生存线上挣扎许久的欧洲锂电明星企业Northvolt,还是没能拿到能“救命”的3亿美元,终于在3月中旬宣告破产。欧洲电动化转型想靠本土力量的愿景,再一次受到暴击。

  它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瑞典,是欧洲第一家打造本土超级电池工厂的企业,被政界、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业界给予厚望,希望借其打造欧洲本土锂电池供应链。Northvolt的理想角色其实就是欧洲自己的宁德时代或者LG新能源。

  其背后的股东阵容也堪称豪华,包括北欧两国三家养老基金、欧洲多家信托,高盛、苏格兰资管公司等,以及两大车企大众和宝马——这两家车企甚至在Northvolt还没有任何产线亿美元的采购大单。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1)

  同时,Northvolt还是欧盟诸多绿色产业政策的参与者、引领者,在德国和瑞典规划的工厂都是“绿色电池”产线,因此也获得了欧盟和投资国政府的多重政治背书。

  生产所谓的“绿色电池”,生产环节的确要复杂很多。不仅要用再生木材中的生物基碳材料作为电芯的核心材料,还要保证使用水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并且回收电池中有毒的金属镍、钴等,重新投入新电池制造。整个原材料提取、电池生产到回收再利用都要形成完整闭环,才能符合欧盟对于“绿色电池”定义。

  这么复杂的连招打完,直到2022年5月,Northvolt位于瑞典的电池工厂才向客户交付了首批产品,成为欧洲惟一一家实现商业化生产的本土动力电池公司。

  在成立的近九年间,Northvolt累计融资130亿美元,锁定订单550亿美元,估值一度炒到200亿美元。这么一家“完美”企业竟然也会倒闭收场,怎么会不让欧洲产业界人士受挫?

  现在回看其溃败之路才明白,光凭财务和政策的支持,也没法弥补欧洲与中日韩三国领先电池产业之间的差距。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2)

  前面提到的宝马、大众真金白银投资入局,还给出了巨额采购订单是真;然而车企的采购单往往没有强约束力,到期没有足量交付或者质量不行,订单自然会作废。

  就在去年6月,宝马突然宣布,取消其与Northvolt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订单全部转给了韩国电池巨头三星SDI。宝马内部人士也很无奈,透露私下多次催促过Northvolt交货,但对方不仅无法按时交付,交付的电池质量也不达标,“即使身为Northvolt大股东,也要先保证正常生产”。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3)

  丢掉宝马订单后,Northvolt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向媒体表示,如果Northvolt能在2024年底前将产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倍,那么今年产量将达到约1吉瓦时——这个产量大概能供应1.5万—1.7万辆电动汽车使用,但也说明当时其实际产量远远达不到1吉瓦时。

  作为对比,截至去年6月,宁德时代的有效产能是323吉瓦时,而在国内市占率排不进前五的蜂巢能源,去年也有至少14.21吉瓦时的装车量。业内人士认为,Northvolt的产能可能就是国内一家小型锂电工厂的一条产线。

  在成立之初,卡尔森就曾坦言公司发展理念就是“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回家(go big or home)”。这背后,中国厂商的刺激难以忽视。

  “从规模上看,中国领先我们五到十年。”卡尔森分析,从电动汽车到电池供应链,我国都占据着重要战略地位,运营能力也强,“如果不在速度和产业链布局上迎头赶上,那么和中国厂商正面竞争会非常困难”。

  可能就是这种“去中国化”的紧迫性,让Northvolt进入了一种疯狂扩张、收购的状态。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4)

  Northvolt先是在2018年启动瑞典实验室的建设,负责在大规模生产前开发、测试电芯;半年后,又宣布在波兰新建一个年产1万个电池模组的工厂。2021年,Northvolt在波兰投资7.5亿美元建立涵盖材料电芯设计、电池系统和回收的生态园区;同时又在瑞典和沃尔沃合资建设了新的研发中心,还收购了一家美国锂电池初创企业。

  到了2022年更是疯狂,Northvolt在上半年前四个月内,一口气宣布了两家电池工厂、一家正极材料厂和一家氢氧化锂工厂的建设规划。其中一家电池工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年产能可达到50吉瓦时;另一家计划落地德国的超级电池工厂,设计年产能更是达到60吉瓦时……

  想象是美好的,旦Northvolt的管理层恐怕忘记了一点,造电池实际上还是一个资金密集型项目。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5)

  一般来说,厂商会在先在一条产线上进行调试,等良品率稳定后,再去新建产线,设立新的工厂更是要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做决定。

  一年能花23亿美元去投资建厂,结果如何?Northvolt破产前,唯有瑞典的一家电池工厂线

  “基于欧洲的工业基础,怎么会造不出动力电池和电车?”这是Northvolt成立时最广泛的论调,恐怕现在也有人这么觉得。

  但就是因为燃油车工业基础太雄厚,导致欧洲很多车企、工厂对于造什么电车、用什么样式的电池想法颇多,各种产品线都要试一下。Northvolt更是多点开花。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6)

  还没掌握高端电池路线“三元锂电池”的技术,就忙着同步研发钠电池、航空电池、上文提到的以生物质硬碳为负极材料的可持续性电池等新兴技术研发,还计划向新能源重卡、电动摩托等客户提供匹配的锂电池产品。

  有意思的是,Northvolt造电池的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几乎都是由中国厂商提供,很多锂电池制造设备也是从中国采购……这和它的初心有所背离。

  可能有人会疑惑,这种激进的技术布局,怎么管理层无一人质疑?尽管前CEO卡尔森是特斯拉出来的高管,但实际上更像资本家,擅长拉资金,却不太懂技术;前首席运营官(COO)是在德国高校的车辆技术毕业的,也不了解电池制造。

  易倍体育官方入口 易倍体育官网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7)

  相比之下,中国、韩国电池企业的高管大多是电化学、材料、物理等专业背景,这才能比较了解锂电池这一跨学科技术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如果欧洲市场够大,且愿意以市场换技术,或许我国电池制造商可以考虑这笔交易。但实际上,欧洲这几年关于电动车的普及政策很是摇摆,电动车销量增长也不理想,中国电池厂商已经不断关厂撤出欧洲,Northvolt之类的企业又哪来的市场去消化产能?

欧洲锂电独苗没了(图8)

  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