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备受关注的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运行,正式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对解决废旧手机回收难题意义重大,更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根据行业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或将达到60亿部。这些废旧手机中蕴含着金、银等贵金属,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然而,废旧手机因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以往,由于缺乏规范、安全的回收处置渠道,许多废旧手机要么被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要么流入不正规的回收渠道,导致用户数据泄露风险大增。
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自4月3日起,各省会城市的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便捷下单。在回收方式上,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提供了两种贴心选择:一是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专业人员直接上门,在消费者的见证下对手机进行安全破损处理,确保数据无法恢复,极大地保障了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二是邮寄保密回收,消费者可将手机邮寄至指定地点,整个邮寄过程严格保密,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
手机回收到广东汕头贵屿处置基地后,将进入保密车间开启一系列安全处置流程。首先进行安全拆解,将手机各部件进行分离;接着通过机械破碎,进一步将零部件细化;最后进行末端熔炼,实现手机的安全销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资环利用贵屿火法项目优化技术路线,能够将手机中的稀贵金属有效提炼出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而且,手机从回收、流转、拆解到破碎的整个流程,都实现了全程可视化、可监控、可溯源。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手机的回收处理进度,每一个环节都清晰透明,让消费者放心。
中国资环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试运行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公司将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把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逐步拓展到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在全国范围内,计划打造废旧电子电器末端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废旧电子产品梯次利用交易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废旧电子电器的集中回收和科学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废旧电子产品梯次利用交易平台能够让仍有使用价值的电子产品得到二次利用,降低社会资源浪费,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的正式运营,为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处置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模式的拓展,相信将有力推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