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攻略!这些补贴别忘了领取!

  新闻资讯     |      2025-04-18 12:34

  1月20日下午,北京一家数码产品销售店人气十足,挤满了前来选购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消费者。“之前在新闻上看到1月20日是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第一天,快过年了,打算给家里老人买一部新手机。”前来购物的王先生一边选购心仪的产品一边对记者说:“国家这次的购新补贴政策力度很大,价格确实很实惠,扣除完商家给的所有优惠之后,最终付款价格在6000元及以下的手机都可以享受15%的补贴。”

  “先人一步换新机,‘国补’好便宜”“趁着过年给自己好好‘补补’”“超多款可享补贴价的爆款手机,立享15%国家补贴”……近日,在各大家电、电子产品卖场和线上电商平台上,“以旧换新享政府补贴”“企业叠加补贴”的标语随处可见,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词”,不少像王先生一样的消费者也都在社交媒体晒出过年“战利品”。

  2025年伊始,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就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注意到,从《通知》来看,相较去年,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例如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将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2025年的12类,将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加到3件,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

  易倍体育官方入口 易倍体育官网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延续并“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会给消费者和企业非常明确的信号,增强市场信心,为2025年的消费实现增长,提供良好基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活跃,促进消费升级。同时,消费需求的增加将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稳定企业的生产和投资预期,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024年7月,第二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随后,商务部等部门发布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和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实施细则。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陆续制定出台相关细化措施,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出差异化安排,加大了政策的推进力度。

  目前来看,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礼包”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不少像李女士一样有换新需求的消费者享受到了这项政策红利。以中国银联数据为例,从银联渠道家电品类消费分布来看,2024年电视机和热水器资金撬动比较高,分别为6.0和5.9。电脑、电冰箱、电视机品类笔均享受优惠金额相对较高,分别为1354.7元、985.3元和965.9元。

  与此同时,一系列政策举措也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不仅是家电商品,汽车、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也有所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在汽车以旧换新中,换购新能源车的比例超过60%;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家装厨卫“焕新”中,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1000万件。

  其中,家电产品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重头戏。据最新统计,2024年,3600多万名消费者使用补贴资金,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6000万台,带动销售额超2600亿元。记者了解到,今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扩围”,在原来的8大类家电基础上,新增加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产品,同时,将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扩围至3件,预计这将进一步激活家电市场消费活力。

  作为拉动新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刺激性政策,汽车以旧换新对整体车市平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扩大了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实施首年的燃油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健表示,初步测算,国四首年的汽车约1300万辆,加上还有1200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的乘用车,可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规模超过2500万辆,报废更新潜力巨大。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2025年“两新”政策顺应群众的期待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根据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 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购买的时候,在‘京通小程序’上领取补贴券,价格就直接抵扣了,而且不需要交旧手机也可以享受补贴,非常方便。”1月20日,在北京启动实施手机等购新补贴政策当天,北京市民王女士第一时间尝到了新政带来的“甜头”,“政策实施当天就入手了一台新手机,购新补贴加上平台优惠,一共便宜了将近1000元,还是很划算的。”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电子产品产业规模大、覆盖用户多,既是拉动内需的强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需品。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作为一项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据了解,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近日,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经测算,这批资金能够充分保障“两新”政策顺利接续实施,特别是能够充分保障好元旦、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补贴需求。

  总的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蕴藏巨大的金融需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当及时调整配置信贷资源,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通过给予利率优惠、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以争取更大的消费信贷市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建议,未来要加快数字化、线上化建设,可考虑在商业银行APP中添加领取消费补贴的入口,强化获客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消费者便利度。聚焦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场景,推进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的融合发展。另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供更多低息分期金融产品及信用卡还款优惠,进一步减轻消费者还款压力。

  在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下,资源回收行业有望迎来较大发展机遇。对此,叶银丹建议,金融机构可结合相关企业和项目的金融需求特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综合运用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促进废旧汽车、家电回收企业与生产企业、平台企业、售后维修企业等组成的供应链体系联动发展。此外,还可以从旧物处置环节入手,与“回收估值、清运”等机构或平台合作,联手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一揽子消费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以旧换新”体验。